上个周末,汉中民间艺人、非遗研学人李鹏伟成了“空中飞人”。
8月2日,他现身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兰之约:全球文明对话行”系列活动现场,向与会嘉宾讲解自己用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技艺结合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
8月3日,他成为在韩国首尔举办的“文明的故事”中韩青年交流会暨“交相辉映:中韩时装艺术交流文献展”上,三位发言的我国青年代表之一。
“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和技艺?我的做法是以他们接受和喜欢的方式,结合传统和现代技艺,对汉中特色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 李鹏伟身着融合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剪纸文化元的素蜡染服饰,在交流会上身体力行的发言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和阵阵掌声。
今年是中韩建交32周年。此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主办,吸引了中韩两国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等约90人参加。展览回顾了中韩建交30多年来两国时装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展现两国艺术文化互学互鉴、共促发展的深厚情谊。
交流会上,李鹏伟生动、风趣的交流发言让现场的氛围轻松了许多,“大家请看我手上的钛钢材质杯子,融合了汉中‘文化符号’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元素,剪纸、蜡染两种国家级非遗技艺在杯壁上碰撞,让这个文创产品呈现出独特的现代艺术美感。我和团队想用这种方式,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具体怎么做?这位在汉中创业13年的咸阳乡党分享了他的经历。今年31岁的李鹏伟是陕西咸阳人,2011年到陕西理工大学求学。2012年被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他创办了文化创意公司。多年来,他走访了解汉中地域文化,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俨然成了“汉中通”。
为汉台区花果村绘制乡村壁画、手绘导览图,为略阳县徐家坪镇开发蚕茧系列工艺品等文创产品,为汉中面皮等极具当地特色的人文历史元素创作出五十多卷漫画故事长卷……在汉中创业的过程,李鹏伟忙于艺术乡村打造、文创产品研发和非遗研学等。他和团队根据汉中各个乡村不同的地域文化,挖掘和提炼当地特色,用雕塑、壁画、大地装置、景观文化墙等打造了20多个艺术乡村,开发出100余款特色文创产品,还设计手工艺体验课程,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促进了群众增收。
坚持13载,只做汉中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件事,记者询问李鹏伟的动力来源,他说:“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不管大小、不论语种,都有自己灿烂悠久的文化和代表当地民众智慧的传统技艺,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湛的技艺,需要我们年轻人一代代的传承创新,让各个国家和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生发出不竭的艺术创造力,助力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美美与共’”。
李鹏伟早已将汉中视为自己的故乡,介绍起汉中来侃侃而谈,在交流发言的最后,他向与会的艺术家和青年代表们发出了邀请,“希望能够与大家多多学习、合作,交流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见解和做法,诚挚的邀请大家到我的故乡汉中来做客。”
记者:李弋戈丨编辑:李阳 见习编辑:王焜熠丨责编:柴雯雯丨审核:吕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