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至12日,第21届浙江国际医疗设备展览会暨创新技术交流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学所”)携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惊艳亮相,全面展示了医学所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六年砥砺,成果丰硕
医学所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体系化优势和浙江创新生态优势,围绕“核酸分子医学”一个核心,主攻“智能分子诊断与数字病理”“原创靶点与精准靶向药物”“恶性肿瘤临床转化研究”三个重点方向,布局“医学合成生物学”“智慧医学与主动健康”“中医药分子医学”三个未来健康医学探索领域。六年来,研究所已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60余项,取得包括全球首个核酸适体新冠检测试剂、三阴性乳腺癌分型诊疗体系以及获FDA孤儿药认证的靶向药物等多项重要突破。
医学所位于中国医药港核心区,总占地200余亩。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面积达29.8万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研究所周边聚集1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科研-转化-产业”创新生态链,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科技创新高地。研究所创新实施“所院融合”机制,与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构建“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实践”全链条创新模式。人才队伍中,国家级人才占比超三分之一,科研骨干70%具有海外名校经历,平均年龄仅32岁,充满活力与创新力。
亮点展品,引领前沿
1. 基于核酸适体的抗原检测试剂盒
由谭蔚泓院士团队研发,该系列产品涵盖降钙素原、肝素结合蛋白、新冠、猴痘等多个检测方向,已获多项国家注册证及欧盟CE认证,性能卓越,突破进口依赖,助力基层医疗提升诊断能力。
2. 辛夷贴片
田景奎研究员团队研发的脐融缓释透皮给药中药新药—辛萸贴片,针对放化疗后引起的弥漫性口腔溃疡并发症,既符合“引火归源”传统中医理论,又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和“透皮缓释”的现代分子药理学特征。目前,该新药已经完成II期临床试验,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系统
赵明研究员团队推出类器官AI智能成像与培养系统,全链路自主研发助力产业升级。赵明研究员团队正式发布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器官创新设备与芯片产品,标志着我国在类器官培养、监测与分析的智能化和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核心设备方面,团队自主研发的箱内类器官成像分析仪通过创新结构设计,大幅缩小设备体积,可实现长时间稳定地在培养箱内对类器官进行实时扫描与观察。同时,配套的AI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对类器官的生长状态和药物敏感性实验进行自动化追踪与结果输出,性能指标全面对标国际领先的Incucyte系统,而成本仅为其20%,大幅提升了研究与应用的可及性。在培养环节,团队开发的类器官自动化培养设备实现了高精度、高通量的点胶与药物添加功能,为低成本、高效率的类器官药物筛选提供了关键支撑,推动了类器官在新药研发、个性化医疗中的大规模应用。此外,团队还系统性地布局了类器官相关耗材与多种器官芯片平台,包括皮肤芯片、肺器官芯片、血脑屏障芯片和药敏芯片,实现了从类器官培养到多模态功能模拟的全链条覆盖。这一全体系、全自研的技术平台,不仅为类器官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坚实工具基础,也为我国在这一新兴战略性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领先优势。
专家指出,该系列成果的推出,不仅大幅降低了类器官相关研究的门槛与成本,还加速了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转化,有望推动在精准医疗、药物筛选及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的持续突破。
4. 循环肿瘤细胞(CTC)自动富集染色仪
在液体活检方面,赵明研究员团队联合企业研发了CTC自动富集染色仪,突破了传统CTC检测中富集效率低、人工操作繁琐、染色一致性差的难题。该仪器集成高通量细胞富集模块与全自动免疫荧光染色系统,可在封闭环境下完成血液样本中CTC的高效捕获、固定与多标记染色,大幅降低人为误差和污染风险。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智能化控制,显著提升了CTC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该成果为肿瘤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平台,具有重要的科研与临床应用价值。
循环肿瘤细胞自动检测仪
5. AI+虚拟现实(VR)脑疾病康复训练系统
马宁研究员团队联合企业开发了国内首款VR脑疾病康复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突破传统医疗技术边界,实现认知类、精神类等多种脑疾病的精准诊断与高效个性化干预。产品落地全国 500 余家医院,服务患者超 600 万人次,获多张医疗器械注册证(含国内第一张同类产品器械证)及欧盟 CE 认证。
VR认知康复训练系统
6. 基于 AI与眼动追踪的孤独症(ASD)筛查系统
马宁研究员团队,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筛查问题,结合眼动追踪和AI技术,研发基于 AI与眼动追踪的ASD筛查系统。该产品通过让用户浏览1~5分钟视频,获取儿童社交注意等关键特征,实现孤独症患儿的快速筛查。该技术将筛查时间从约半小时(美国FDA同类产品)缩短至1~5分钟。该设备已在卫健系统部署试点应用,敏感性与特异性超过83%(60秒筛查)。
正在为外宾采集眼动数据
展会期间,医学所展区吸引了众多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与临床专家的高度关注。多项成果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部分产品已完成企业对接与融资,展现出强大的产业化前景和市场潜力。
医学所将继续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推动更多优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浙江省医学高峰、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