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亮相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

11月18日,2025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京举办。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以“兴应急之策,筑安宁之基”为参展主题,全方位呈现了其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创新技术成果、全场景解决方案及前沿产品矩阵。中兴通讯副总裁薛莹受邀出席展会开幕式。

中兴通讯为应急领域打造了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方案,从太空卫星、高空飞艇,到低空大型无人直升机,再到地面机器人、机器狗,为应急通信带来全方位升级,此举将在未来应急救援指挥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此外,本次大会还同时展示了应急领域视觉和公文大模型、防洪减灾、城市安全综合预警监测等细分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本次展会,中兴通讯精准直击智慧应急建设中的难点和痛点,以“场景化落地”为核心逻辑,全面呈现从底座、算法到设备和行业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集中展示了面向多类应急场景的风险防控、应急处置与保障能力。通过在应急领域的持续深耕和技术迭代,中兴通讯不断升级完善产品与方案,为智慧应急建设提供了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大的场景化创新能力。展会期间,中兴通讯政企综合方案总经理曹永法参与了“第二届应急管理信息通信技术交流会”,带来题为《数智筑基、科技护航,构筑智慧大应急安全防护体系》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中兴通讯2025年在全国应急救援领域的常态化备勤实践与现场救援攻坚案例,讲解了如何通过持续迭代优化的应急解决方案及创新产品,为智慧应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的生动实践。

11月13日至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开区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已形成超300项6G关键技术储备,制定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的国际组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已启动网络架构、安全技术等6G研究项目,关于6G服务需求的研究已完成77%,形成了6G标准化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

6G是面向2030年商用的新一代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当前正处于技术突破初见成效、产业方向愈发清晰、标准研究全面启动的关键阶段。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体系化推动6G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和系统设计等创新研究,广泛开展6G技术征集,已形成超300项6G关键技术储备。

会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预计,从2030年起,6G将在中国、欧洲、美国等地率先实现商用;到2040年,6G连接数有望突破50亿,占全球总连接数的50%以上。这一预测表明,6G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是制定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的国际组织。该组织主席Puneet Jain在会上表示,当前6G技术研发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关于6G服务需求的研究已完成77%,涵盖人工智能集成、计算、感知等方面的架构研究正在推进。

在6G进展方面,中国指导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会上介绍,2025年,6G技术在沉浸式通信、无线智能化、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等技术领域展开试验,累计发布80余份研究成果,为促进业界技术共识形成提供试验依据。“后续还将持续深化通信、智能、算力、数据、感知为核心要素的6G研究。”王志勤表示,6G将扩展移动通信能力的边界,使无处不在的AI服务与生态系统成为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出,终端能力反映出移动通信的代际特征,未来构建6G发展新生态,应当以终端创新为抓手,“6G与AI深度融合,将赋能移动终端进入智能体新时代,引发应用模式的创新变革。”

针对6G公共研发新型试验设施,大会期间,IMT-2030(6G)推进组宣布,将基于现有6G技术试验平台,携手业界全面提升五项能力体系,以数据为基础,构建数字孪生底座,创新通智融合、星地融合能力,共筑一张试验网,助力6G关键技术和样机研发,支撑国际标准研制,服务创新生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