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携多款主产品及新产品亮相2025年中国国际复材展

中材科技【5.1馆 5P05展位】成立于2001年,是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公司承继了原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和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三个科研院所六十多年的核心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拥有完整的非金属矿物材料、玻璃纤维、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产业链,是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领域集研发、设计、产品制造与销售、技术装备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业务产品紧扣新能源、航空航天、节能减排等应用领域。本次公司携风电叶片、储氢气瓶、高性能玻纤及立体织物、民机材料、复合材料巴士车身等主产品及多领域新产品亮相。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材叶片”)创立于2007年6月,是专业从事大型复合材料风电叶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提供商。由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80)作为主要发起人组建,隶属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材叶片持续推进产业全球化,拥有吉林白城、内蒙古兴安盟、内蒙古锡林郭勒、新疆伊吾、甘肃酒泉、陕西榆林、河北邯郸、江苏连云港、江苏阜宁、江西萍乡、云南玉溪、广东阳江、甘肃张掖和巴西巴伊亚14个生产基地,具备年产3,000万千瓦风电叶片的设计产能。

中材叶片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具备独立自主的设计研发能力,形成系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叶片设计开发和技术服务,产品覆盖1MW-20MW主流机组平台,拥有全系列配套能力。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行业内牢固树立了“Sinoma Blade中材叶片”品牌。2011年以来,连续13年保持中国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全球累计实现销售装机达161GW(超过62000套),产品在中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智利、巴西等44个国家稳定运行。

中材叶片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工信部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企业“、首批中关村“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资质荣誉,已成长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中材叶片拥有30余个国际及省部级创新平台,参与制定1项国际标准,17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7项国际专利,500余项有效专利授权。以系统化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统领,拥有一系列高性能、低成本、易制造的核心技术,包括攻克大叶片气动及结构设计核心技术,实现叶片完全自主设计打通材料、元素、子部件到全尺寸叶片的设计验证技术路线、建设积木式验证平台,标准化,规模化,大批量制造优质产品、建设未来产线,推进风电叶片制造智能制造技术升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行业领先。200余款风电叶片产品覆盖6MW-20MW+主流机组平台,产品适用高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沿海、海上等不同运行环境。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从事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研究、设计、制造、测试评价“四位一体”综合性科研院所,是中国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的策源地和辐射源,是我国新材料领域的重要骨干力量,作为国内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与应用的领军企业,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携两款核心产品亮相展会,全面展示两款产品的核心优势与多元价值。我们期待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深入交流,共同推动特种玻璃纤维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高硅氧玻璃纤维——耐高温耐腐蚀的“工业防护盾”

高硅氧玻璃纤维以卓越的耐温、耐蚀性能为核心优势,其可在1000℃以上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耐烧蚀、耐腐蚀表现突出,同时兼具良好的柔韧性,可适应复杂工况下的成型需求。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焊接防护、钢铁冶炼、船舶制造四大领域。

S级高强玻纤——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全能标杆”

S级高强玻纤以“高强高模+多性能协同”为核心竞争力,其强度与模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抗冲击性能优异,同时具备出色的耐化学腐蚀能力,是高端制造领域的“轻量化标杆”。其应用场景覆盖:体育装备、高端制造、低空经济、电子器件等。

岩棉与矿物棉是阻燃级的保温材料,南京玻纤院是我国矿物棉技术发源地和辐射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岩矿物棉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年产1.63万吨岩棉生产线(获全国优秀工程师设计银奖)、第一条国产化建筑外墙保温用岩棉制品生产线,目前共设计完成并投产国内外岩矿物棉生产线115条。

  年产五万吨电熔法岩棉生产线模型展品完整呈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 电熔法岩棉生产线以玄武岩、矿渣与白云石为主原料,合格原料按配比自动称量后,由投料装置投入电炉内。

  • 原料在电炉内进行熔化,电炉产生的烟气经处理后排放。原料熔化成熔体,均质后由出料口流出,经流槽导入离心机成纤。

  • 离心机由高速运转的离心辊和环绕离心辊外的风环,以及风环周边的多个施胶喷嘴组成。流入离心机的高温熔体在离心辊的离心力和由风环喷出的高速气流的复合作用下完成纤维化,并将纤维吹送至集棉机,在纤维成型过程中,利用其与渣球的速度差有效地将未成纤的渣球分离出去,纤维化的同时将粘结剂均匀地施加到纤维表面。

  • 纤维在集棉机的负压风抽吸作用下均匀被吸附到高速运行的集棉带上,形成很薄的一次毡,一次毡皮带输送机送入摆锤机,在摆锤带往复摆动作用下,在与其成90度布置的成形输送机上,形成多层折叠结构形式的二次毡,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设定集棉网带速度和摆锤机参数。

  • 主生产线速度通过称量系统来控制,从而达到控制产品密度。

  • 在固化炉之前设置有打褶机、加压机,对二次毡进行纵向压缩,改变纤维分布结构,从而提高产品强度。

  • 棉毡进入固化炉,毡层在固化炉内被上下网板加压定型,同时鼓入热风,热风穿过毡板层,使其中粘结剂固化,并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棉板。

  • 从固化炉出来的板经过冷却输送机、纵切输送机、横切输送机等加工成制品。

  • 岩棉板产品通过自动叠板机组、自动热收缩薄膜包装机组、码垛机器人码垛后,由叉车送入仓库。

 

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的发祥地。公司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定位于复合材料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公司设有国家纤维增强模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是我国纤维复合材料领域集研发、设计、产品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至今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50多项、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0余项。本次展会携海工复材、叶片模具、汽车复材等多种产品亮相。

海洋工程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轻质、高强、抗疲劳、抗腐蚀等特性,主要应用于海洋油气开发领域,为海洋油气设施提供防护、为深远海洋油气开发平台提供减重方案、为海洋油气输送管道提供新型方案。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渤海、南海等海洋油气丰富开采区域,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助力国家推进深海远洋资源开发的初衷,将更优质的产品投入海工复材领域。

公司风电叶片模具产品自2009年起步,模具长度从28米至147米,为金风科技、中材叶片、中国国电、艾朗、三一、明阳智慧能源、吉林重通、华锐风电、浙江运达等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具备年产40套主模型和100套主模具的能力,主模具累计销量达390套,尺寸涵盖各个叶型系列,实现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优异成绩。公司模具产品获2020年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模具制造车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模压、拉挤等汽车复材产品凭借高比强度、耐腐蚀、绝缘等特性,成为替代金属制品的理想材料,在汽车车身结构、电池附件等领域有了规模化应用。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主要动力电池生产厂家进行电芯压条产品合作,已完成汽车型材的批量化生产与交付,市占率约33%。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燃料电池氢气瓶、加氢站储氢容器、移动式运氢集装箱、压缩天然气气瓶及高端工业气体储运装备为主营业务。公司拥有苏州、成都、九江、沈阳等多个制造基地,各类气瓶年产能超120万只。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轨道交通、气体储运、无人机等多个领域,在天然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市占率保持多年行业第一,在氢能储运领域已实现“产品型号全覆盖、工作压力全覆盖、应用场景全覆盖”,为国内多家整车制造企业和能源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氢气瓶领域具备从1.5L-450L不同容积的量产能力,也逐步形成35-70MPa各类型车载高压燃料电池氢气瓶、无人机用高压储氢瓶、站用固定及移动式氢能储运装备、轻量化车载高压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等氢能储运全系列产品布局。

公司现已取得IV型储氢气瓶特种设备生产许可(B3级 非金属内胆缠绕气瓶),同步完成了柔性自动化产线建设,成为国内首家既掌握70MPa-IV型储氢气瓶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又同时具备自动化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70MPa IV型储氢气瓶产品目前已拥有25L\37L\63L\132L\210L等多个容积,满足重卡、船舶、轨道交通、中小型冷藏物流车、乘用车等大中小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装配需求。

苏州有限还将IV型储氢气瓶与管束式运气集装箱技术融合,全新推出IV型气瓶氢气立式布置移动式运氢集装箱(38MPa)。该产品为国内首款自主技术的IV型瓶立式布局的运氢集装箱,共采用113只IV型储氢气瓶,工作压力达到38MPa,可储运氢气质量达1018KG,总容积为39.55m³。比传统I型、II型长管装配的管束式集装箱拥有更高的运氢效率,且选用IV型瓶也能实现降低成本,且获得更高安全性及使用耐久度。该款产品目前已拿到国际订单,预计年底将完成“出海”,本次复材展也将现场展示该款产品模型。

除了专注于气态储运领域,苏州有限还在积极寻求低温天然气、氢气运输及固态储氢技术的创新突破。苏州有限的固态储氢铝瓶,专门为固态储氢设计打造,拥有更安全、更耐久、更轻量化的特点,适用于氢能两轮车、助力车、小型备用电源等固态储氢应用场景。

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9年,始终专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大型构件的研发与制造。经过三十余年的创新耕耘,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树脂基复合材料产能达3.5万吨/年,可满足市政、化工、绿色船舶、交通、海水淡化等领域应用需求。

本次其携电动城市客车车身亮相本届展会,是高端复合材料在大型构件的典型应用。EBUSCO电动城市客车是中复连众与EBUSCO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城市公共交通绿色转型需求,经过深度技术融合与创新研发而打造的新一代电动客车产品,凝聚了中欧先进技术。该车型采用标准18米级城市客车设计,充分考虑了现代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实际需求。整车配备三套电动门系统,包括前门、中门和后门,采用大开口设计,有效提升了乘客上下车的便捷性和通行效率。车身制造融合了拉挤、VARI、三维编织、RTM、发泡等多种复材成型工艺形式。这款EBUSCO电动客车的亮相,不仅展现了中复连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是中欧企业在绿色交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

中建材(上海)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主营业务为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的设计、制造加工、检验检测、销售、维护及修理等。公司建设了以自动化铺放、热压罐成型、超大型无损检测等国际先进装备为代表的整套航空复材研发制造生产线,具备高性能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制造能力。本次其携民机机身壁板试验件亮相展会,本结构件构型为民机后机身双曲复合材料壁板中国产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筒段壁板局部特征共固化试验件,采用国产T800级碳纤维预浸料制造,外形尺寸3537mm×598mm(小端约300mm),厚度2.0mm-4.4mm,重量约10kg,包含双曲长桁、变厚度蒙皮、长桁连接角片以及填充捻子条。其中长桁采用手工铺贴成型,蒙皮采用自动铺丝成型,壁板采用共固化工艺制造成型。该结构件突破了预成型长桁自动化超声裁切、国产料自动铺丝、共固化芯模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材料在航空典型零部件的制造工艺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