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移动以“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为主题参展,中国移动研究院5G-A赋能智能化新业务、5G-A无源物联网、6G、量子科技、网络运行智能体架构及平台、AI+安全、5G地空通信加速航空互联网发展、多元能力融合低空智联网等多领域的创新成果亮相展会。
5G-A赋能智能化新业务
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引擎,正驱动业务形态迈向深度智能化。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正加速成为覆盖“人、车、家”生活场景的信息消费“新三样”业务,是智能化新业务的典型代表。
面向智能化新业务种类多样化、场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移动打造“连接增强化、网业协同化、保障精细化、硬件多样化”的5G-A网业端融合创新技术体系,联合产业链十余家产业伙伴发布业界首个《5G-A赋能信息消费“新三样”白皮书》,打造业界首个5G-A具身智能电网巡检应用示范,从技术创新到应用示范,全面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生态构建方面,中国移动破圈层跨域产业合作,发布全球首款5G-A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并联合政府及端到端产业揭牌成立业界首个5G-A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孵化基地,加速5G-A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广泛赋能融合创新。未来,中国移动将联合产业持续提升5G-A关键能力,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5G-A无源物联网
该展项展示了业界首创的5G-A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及涵盖应用、设备、标签三层级的无源物联网端到端系统。系统包含“中移载物”智能管理平台、“中移百灵”无线网络设备与“中移繁星”智能标签。基于架构、算法与能力创新,5G-A无源物联网系统具备连续覆盖、海量连接、灵活组网、融合定位等优势,深度赋能CHBG各行业应用,推动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
展会期间,中国移动展出蜂窝无源物联网愿景沙盘,生动演示了无源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全流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冷链物品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展出组网式无源物联网设备、标签等,展示该技术如何依托社会治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新手段服务关键行业重点客户。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积极携手广大行业伙伴,推动无源物联能力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以加速实体经济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为新一代智慧社会的构建筑牢坚实根基。
6G
6G将全面助力未来社会的“数实融合、智慧泛在”,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亿智互联,加快推动人类生活、生产、治理及安全方式变革,高效支撑未来“硅基劳动力”与“碳基人类”的协同。
中国移动勇担主力军使命,坚决贯彻国家6G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推进6G创新研发,原创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首发6G通感算智融合技术体系;推进6G国际标准制定,确保2029年完成6G第一版本标准制定,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带动产业创新,联合产业打造开放众创6G生态及试验装置,为产业提供开放化、场景化的试验验证环境及能力,助力6G“从研到用、以用促研”。
量子科技
在量子计算领域,中国移动研究院展示了“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该装置支持100量子比特的精准操控,在单比特保真度、双比特保真度、初态制备与探测错误率等关键指标上,综合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展现出我国在量子计算工程化与实用化方面的显著进展。中国移动将开放“无极一号”离子阱装置的底层能力与算力资源,与产学研用各方共建创新联合体,围绕量子计算核心技术攻关、场景应用落地、产业生态构建等开展协同攻坚。以软强硬,全力突破量子比特规模与保真度瓶颈;以用促研,推进量子计算在信息通信、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试点应用,加速量子计算实用化、产业化进程。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移动研究院推出“璇玑”通信量子一体化服务体系,以“量子内生、体系融合、业务泛在”为目标,具备量子密钥资源共享、按需调用、多应用适配等核心能力。该体系构建了分布式、模块化的量子密码服务基础设施,有效连接底层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与上层多样化业务应用,为量子密钥的规模化、便捷化使用提供支撑。现场演示了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的5G加密通话技术,通过分布式量子密钥管理平台获取“真量子密钥”,实现通话语音的“端到端”加解密,为敏感信息保护提供新范式。目前,量子高清密话已实现全国范围商用,并在纪检、公检法等高安全需求行业推广,显著提升了通信安全防护水平。
网络运行智能体架构及平台
中国移动在本次展会上,面向业界发布了网络运行智能体架构和“中移必行”智能体平台。网络运行智能体架构采用"三层五化"核心架构,构建具备泛在互通、意图理解、动态规划、链式执行能力的分层闭环体系,通过意图入口开放化、智能体协作化、工作流编排化、MCP协议电信化、网远能力工具化,实现网络运行智能化、自治化和开放化。为推进网络运行智能生态共建,中国移动发布自研“中移必行”智能体平台,首次面向业界开放智能体生成和测试验证环境,以及通信网络、算力网络等方面30+NetMCP能力、30+工作流和15+个智能体,该平台深耕AI+网络领域,支持业界合作伙伴快捷、智能、规范的构建智能体生态,并已率先在中国移动信息港完成与华为、中兴等合作伙伴的对接验证。中国移动致力构建开放协同的网络智能体生态,将联合业界推进场景架构研究、技术标准、平台和能力共建,携手产业伙伴共创智能网络新未来。
AI+安全
人工智能安全评测平台基于“可信任、可度量、全周期”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技术框架,打造核心试验装置——“AI安全评测平台”。
AI安全评测平台以提升AI系统安全性为核心目标,聚焦于为AI领域的各类资产提供全面且精准的检测与评估手段。在AI技术广泛应用的当下,AI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该平台构建了覆盖模型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环境安全、伦理合规4维37项的评测指标体系,基于15w+安全评测数据集,可面向智能体、模型算法、训练数据等多类型AI资产,提供TC260-003生成式内容合规、模型对抗攻击、数据质量评估等安全评测服务,检测评估可贯穿AI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营全流程,切实做到可信任、可度量、覆盖全周期。平台通过量化的指标对AI安全风险进行精准画像及量化评估,既能将隐藏的风险清晰呈现,又能为优化AI系统提供精准方向,从而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助力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AI系统。
人工智能安全评测平台充分彰显了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安全问题会日益凸显,该平台无疑为行业应对AI安全挑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有望推动整个AI产业朝着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稳健发展。
5G地空通信加速航空互联网发展
5G地空通信(Air to Ground,简称ATG)展项展示了中国移动5G-ATG解决方案与机载相控阵天线、机载UPA以及机载CPE三款5G-ATG机载设备实物。中国移动通过沿航线部署5G-ATG基站,构建连接飞机与地面的高速通信链路,为支撑数据、视频等典型在航ToC业务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全程在线飞行体验。
中国移动5G-ATG聚焦复用现有4.9GHz频谱资源,全面攻克移动速度极快、覆盖范围极广、巡航高度极高、地空干扰复杂以及仿真评估困难五重技术难题,从“时-空-频-功”四个资源维度提出地空联合多级预补偿技术、长周期帧结构、折角AAU、基于航迹追踪的动态干扰优化以及“点-线-面-体”立体全域评估五项关键技术,协同筑牢中国移动5G-ATG技术体系基石。
目前,依托4.9GHz试验频率,中国移动已建成覆盖“成都-敦煌-吐鲁番”西部航线5G-ATG试验网,网络测试性能表现优异,实现机上乘客4K高清视频、微信即时通信、王者荣耀在线游戏等业务的流畅体验。
未来,中国移动将秉承开放、包容、共赢的态度,携手产业各方加速5G-ATG商用进程,为推动我国航空互联网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多元能力融合低空智联网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
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低空智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高水平安全保驾护航、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依托领先的通信、感知、导航技术,中国移动系统构建业界首个“四驱两翼”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体系,创新打造“三张网(通信网、导航网、感知网)+一个平台(中移凌云低空监管服务平台)”低空智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培育低空网联终端生态,领先布局低空智联网试验装置,赋能低空应用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